仅对英特尔可见 — GUID: hnr1637273723221
Ixiasoft
4.1. 生成动态重配置设计和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Profile)
4.2. 动态重配置QSF设置
4.3. 动态重配置规则
4.4. 硬件状态和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Profile)
4.5. 基于 Nios II® 的动态重配置流程
4.6. 使用Tile Assignment Editor
4.7. 可视化动态重新配置组布局
4.8. 分配IP_COLOCATE层次结构
4.9. 示例:使用Multirate IP的动态重配置流程
4.10. 示例:动态重配置编程排序
4.11. 确定配置文件编号(Determining Profile Numbers)
6.1. 动态重配置新触发器
6.2.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0
6.3.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
6.4.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2
6.5.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3
6.6.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4
6.7.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5
6.8.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6
6.9.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7
6.10.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8
6.11.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9
6.12.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0
6.13.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1
6.14.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2
6.15.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3
6.16.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4
6.17.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5
6.18.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6
6.19.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7
6.20.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8
6.21. 动态重配置Next Profile 19
6.22. 动态重配置Avalon MM Timeout
6.23. 动态重配置TX通道重配置
6.24. 动态重配置RX通道重配置
6.25. 在复位确认(Reset Acknowledgment)中通道重配置TX通道
6.26. 退出复位状态的通道重配置TX通道
6.27. 动态重配置TX通道复位控制初始化状态
6.28. 动态重配置TX通道源警报(TX Channel Source Alarm)
6.29. 复位确认(Reset Acknowledgment)中的动态重配置RX通道
6.30. 退出复位状态的动态重配置RX通道
6.31. 动态重配置RX通道复位控制初始化状态
6.32. 动态重配置RX通道源警报(RX Channel Source Alarm)
仅对英特尔可见 — GUID: hnr1637273723221
Ixiasoft
5.3. 分裂性的堆栈时钟(Stack Clocking for Fracturability)
动态重配置(DR)套件可以在串行链路上的不同速率的不同协议之间进行切换。若要简化动态重配置切换,MAC,PCS和FEC需要以一个固定的系统PLL频率运行。
您可以选择最高频率的系统时钟接受最高的带宽,这样可以匹配所有可能的DR协议。任何要求较小带宽的协议都依赖于data valid节流(throttling)来实现有效的链路带宽。不管FEC类型如何,都使用同一选定的频率。
动态重配置套件不支持不同的MAC,PCS和FEC模块之间的显式信用机制(explicit crediting mechanism)。若要防止协议IP FIFO的溢出,协议带宽和链路带宽必须匹配。
下图显示了16个通道的堆栈时钟:
- 系统PLL及其参考时钟都是固定的。
- 具有最高带宽的协议决定了系统时钟频率。受支持的最大系统时钟频率是1 GHz。
- 收发器接口FIFO处于弹性模式,EMIB FIFO处于相位补偿模式。
图 24. 跨16个流(stream)或通道的分裂性的堆栈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