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 + 出圈 —— 强势中华文化
在这个夏末,各种 “吗喽” 梗遍布社交媒体的各个角落,这源于《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和出圈。
在 8 月 20 日正式发售当日,单以 Steam 平台为例,《黑神话:悟空》不到三小时在线玩家数量便破百万,首日在线峰值超过了 222 万!这个数据在 Steam 的 “24 小时高峰” 榜当中遥遥领先第二名近 2 倍。即使以历史单日峰值计,《黑神话:悟空》只用一天就冲到了第二位,相当于榜首《绝地求生》的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后者开玩是免费的,其达峰用了一年(2018 年)。
跟这种成绩相比,用 “出道即巅峰” 这种词来形容都显得有点俗了……
《黑神话:悟空》吸睛的不仅仅是国产牌 + 制作精良。实际上,国产的《原神》《永劫无间》《崩坏:星穹铁道》《王者荣耀》等作品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影响力,也不乏问鼎全球的高光时刻。真正让《黑神话:悟空》被期待,进而破圈的,是它纯正、彻底的中国文化输出。
大量源自实景的恢弘场景更是让《黑神话:悟空》在一天内便掀起了赛博旅游热潮,在已经不完全披露的 36 个取景地中,山西省多达 27 个,实乃 “跟着悟空游山西”,也确实无愧于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当然,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取景地名录还会随着游戏进程的发展和续作的发布不断增加。出品方 “游戏科学” 已经系统性地建立了国内首个古建筑虚拟资产库,包括建筑、文物、古籍等。这些素材不但可以助力游戏创作,还很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资产。我们在期待文物的数字化工程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同时,也可以想象其工作量之浩繁。海量的建模不但需要走遍大江南北,也需要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测绘 + 手工建模相比,空间计算技术压缩了工作流程,可将实景转化为模型。
兼顾规模与效率,走近实景三维技术
《黑神话:悟空》丰富、精细的场景引起了社会对古建数字化的关注。实际上,实景建模不仅仅服务于 “旧物”,也深刻影响了测绘、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多个行业。通过数字化,不但能够保存已有信息,更便于深刻理解场景,洞悉变化,并籍此反复优化未来规划。
我们在今年 6 月走访的瞰融信息便是一家专注于实景建模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的高新科技企业,为地理信息等领域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测量服务和多层次的算力支持。小到室内空间,大到城镇、山林,依托先进的传感器和强大的算力,都可以快速完成实景建模。
实景三维采集方案的前端是多种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高清相机、无人机等,以生成点云(物体或空间的 3D 坐标集,还可以包含颜色、强度信息)。激光雷达可以相对直接地生成精确的点云,但其覆盖范围有限,也不能获得色彩信息。高清相机则可以在多个点位拍摄照片,通过识别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中的关键点,运用空间三角形计算,便可以获得 3D 坐标,并包含了色彩信息。空间中的多个点位,可以通过预设的相机矩阵构成,也可以通过无人机大范围移动分别获取。
为了提高特征点提取,以及解决建模当中误差、噪音等问题,建模过程中也会运用强化学习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模型质量,减少人工编辑、修正的工作量。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多模态生成式 AI 对新任务有了更强的泛化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建模的质量和效率。
从点云的生成,再到模型的构建,都需要后端的算力支撑,业内主要使用搭载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的高性能工作站或其他形态高算力设备。越是大体量、高精度的模型,对算力的要求越高。游戏行业的建模主要是器皿、人物、建筑等,而对于数字孪生、地理信息用途,譬如构建厂房甚至城市的模型,场景可以覆盖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对应的模型规模还会有若干个数量级的增长。工业、测绘行业常用的实景三维建模软件有 ArcGIS Pro、Agisoft Metashape、Pix4D、Reality Capture 等。在建模流程的不同阶段,对算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以 Pix4D 为例,在整个流程中,在初始处理阶段(步骤 1)主要受益于高主频,而与核心数量无关。在小型项目中,这个阶段可能占总处理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一半,因此主频是此类工作负载的最重要因素。随着模型规模的增长,主频的影响相对降低,而下一个阶段的压力更大。
点云到网格阶段(步骤 2)将充分利用 CPU 中的所有核心,也就是内核数量更重要,而主频变为相对次要的地位。高核心数处理器是这个阶段的主要需求,GPU 也可以参与进来。如果只需要获得 3D 建模的话,到这个阶段主要工作就完成了。
如果需要进一步获取数字表面模型 (DSM) 和正射影像 (Orthophoto),这在处理地图时非常关键。这个阶段的算力需求介乎于上述的两个阶段之间,需要较多的 CPU 核心,但利用率并不总是饱满。
纵观实景建模的整个流程,便不难理解这个行业对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的偏好了,其中较受欢迎的型号如 W-3365、W7-3465X、W9-3475X 等。在英特尔庞大的处理器家族当中,只有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可以同时兼具高主频、多核心,以及高扩展性。
定位于工作站平台的英特尔® 至强® W 属于单路处理器,但是,它与服务器平台的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同源,用的全大核、大缓存,而且,核数多得多——目前可以达到 56 个大核、105MB L3 缓存。
其次,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主频可以按需自动提升至 4.8GHz。而且,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的 TDP 上限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系列更高,高主频的持续时间也更长。甚至,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家族中后缀为 X 的型号还可以进一步超频!
再就是高扩展性。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支持 8 通道内存,内存容量可以达到 4TB,而且支持 ECC,更可靠、更稳定。英特尔® 至强® W 单路就可以提供 112 条 PCIe 5.0通道,基于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的工作站普遍可以配置 4 到 7 块高性能 GPU,AI 算力拉满,点云转换的时候是强力辅助。算力平台也会采用高核数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和多 GPU 构建云端算力,具有更高的弹性和利用率。
随着强化学习、生成式 AI 等技术在实景建模当中的应用,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的相关指令集也在不断发展,在 W-2400/3400 开始引入 AMX(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每个时钟周期内的并行运算次数提高至 2048 次,可以显著提升 AI 推理性能。
不论是高主频还是多核心,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为基础的算力平台更适应实景三维建模的全流程。相关的算力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云端。甚至,还有针对地理信息行业应用的英特尔® 至强® W 处理器一体化机,可以在现场完成数据采集到建模输出的全过程,不但可以满足时效性需求,更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
让世界更认识中国
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中国自信迅速增长。追求更高水平开放,向世界学习,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从 TikTok 打破西方媒体滤镜,再到 “144 小时过境免签” 欢迎实地体验,让西方民众突破信息茧房,逐步了解中国的现代文明。《流浪地球》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而今天,《黑神话:悟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神话体系。文化输出正在不断揭开新的篇章,从这个角度看,“出村直接考 985” 这类比喻的格局小了,应该视作中国软实力的 “两弹一星”。
《黑神话:悟空》和瞰融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古建数字化的市场化需求其实有巨大的潜力。文物、古迹的数字化在过去主要是文博、文旅领域的事情,主要力量来自政府拨款。说实话,在投入有限、市场化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连故宫的文物数字化都还未达到理想状态,更何况散布各地的古迹呢?这些文化瑰宝的数字化不但有利于长期保存,更有利于传播——不光是国人,还包括世界。悟空不但带火了山西旅游,对于世界,也可以带火、带深中国旅游。“City 不 City” 从长城火到网络,还要再回到灵隐寺、玉皇庙、大足石刻……
值得实景三维建模的场景还有很多,譬如构建工厂、矿山的数字孪生;再如古镇的全景建模,不但可以留存历史,也可以作为市政决策、旧城改造规划的依据,还可以出现在赛博空间。你想不想在《反恐精英》《刺客信条》这样的游戏当中看到自己的家乡?从这个角度看,数字化浪潮还没有润湿的场景其实还有很多很多,960 万平方公里 x 上下五千年值得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我们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应有更高的期望,继续投资面向不同场景的算力底座便是其中之一。